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法规 > 政策解读
人社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司有关负责人就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工作的通知》答记者问
来源:转载广东省政府门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4-21 10:46:44   查看次数:-   字体: 默认   

  近日,中央组织部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司有关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介绍一下《通知》出台的背景和目的?

  答: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要注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统筹做好毕业、招聘、考录等相关工作,让他们顺利毕业、尽早就业”。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力度,充分发挥事业单位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我们针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特点制定出台了《通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造成的影响,进一步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问:《通知》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有什么具体举措?

  答:《通知》主要从四个方面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提出了具体举措。一是加大事业单位面向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聘力度。《通知》要求今明两年事业单位空缺岗位主要用于专项招聘高校毕业生(含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给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重点关注湖北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针对性地加大就业帮扶工作力度,明确湖北省事业单位可以面向湖北省高校的毕业生或湖北籍高校毕业生开展专项招聘。二是及早发布招聘公告并扩大信息发布范围。《通知》要求组织指导事业单位及早发布招聘公告,公布岗位数量和岗位条件,及时为高校毕业生应聘提供岗位信息,增加就业机会。同时,为了方便高校毕业生查询招聘信息,要求招聘公告须在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公开招聘服务平台、主管部门网站上发布;有条件的地区,可在省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公开招聘服务平台上集中发布;并且要有针对性地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广泛推介招聘信息,扩大信息发布范围和社会知晓度。三是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基层事业单位工作。为助力艰苦边远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通知》再次明确,艰苦边远地区乡镇事业单位招聘本科以上高校毕业生、县级事业单位招聘硕士以上高校毕业生,以及招聘行业、岗位、脱贫攻坚急需紧缺专业高校毕业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面试、直接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可以根据应聘人员报名、专业分布等情况适当降低开考比例,或不设开考比例,划定成绩合格线。四是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基层服务项目计划。开展“三支一扶”基层服务项目是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重要举措,为基层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为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基层服务项目计划,《通知》规定对高校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计划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专项招聘,并增加工作实绩在组织考察中的权重。《通知》特别提出,对今明两年经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一组织招募参加“三支一扶”计划,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的人员,所在基层事业单位有岗位空缺的可以直接聘用,并不再约定试用期。上述举措的实施,能够有效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向基层一线流动,缓解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

  问:如何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

  答:《通知》强调,各地各部门要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要求,在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安全有序开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要制定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活动防疫指南,落实落细各项防疫措施。各地要创新招聘方式,尽量采用电话、视频、网络等形式组织线上报名、笔试、面试,以减少人员聚集。对疫情低风险地区,可在落实卫生防疫要求、控制规模、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现场笔试、面试等工作。对疫情高、中风险地区高校毕业生报名参加招聘的,暂不组织现场笔试、面试,以适当方式开展线上笔试、面试。

  问:《通知》对做好高校毕业生毕业和招聘工作的衔接,有哪些要求?

  答:《通知》要求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要统筹毕业和招聘工作的衔接,优化做好高校毕业生特别是疫情严重地区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聘报名、考试、考察、体检、聘用报到等工作,保障疫情高风险地区高校毕业生公平参加招聘的权益。《通知》出台后,我们将加强工作指导,认真抓好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切实把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毕业生的关心关爱落实到位。

  (转载中国政府网)

  点击查看相关文件: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发〔202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