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县梅坑镇张田村是个大村落,将近500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生产饼印(即做月饼、炒米饼等的模具),且制作的饼印取材精,品种多,做工细,质量好,不但内销红火,而且飘洋过海,在世界各地的华人社会中声誉日隆。张田村真是个名副其实、远近闻名的“饼印村”。
还是农历4月,离中秋佳节尚有近4个月的时间,可张田村早已进入了饼印生产的大忙季节,家家户户饼印飘香。
张田村的农民为什么有如此神奇的本事呢?据了解,历史上张田村是个单一姓氏的客家村落,祖上是400年前从福建迁来的。先祖是手工艺人,有绘画、雕刻技能,并把这种技能从中原带到了福建,又从福建带到了粤北。
90岁高龄的村民张龙记对记者说,他十岁时就跟着父辈学做饼印,那时,他家的饼印做得好,广州、佛山、中山等地很多客商上门来订货。张龙记的儿子张作雄说,他初中毕业后就开始学做饼印,家中的子女只要不外出,都要学会这门手艺。如今,他一家做饼印年收入人民币约5万元。
张田村里还有专做饼印出口生意的。一家名叫虎俺工艺厂的老板李国青说,他的产品主要销往东南亚、美洲等地区的华人群体。海外华人对小小的饼印有一种深深的感情。不管当地经济如何发达,生活如何现代,一个手工雕刻出来的饼印却是许多华人家庭不可或缺的“设备”,是一件既实用又精致的工艺品。每到中秋佳节,他们都会用饼印自做月饼,然后互相比较,互相欣赏,看谁的月饼做得好。因此,海外市场对饼印的需求量很大,厂里的生意挺红火,每年的营业额少则20万,多则三四十万。
在山清水秀的张田村里走访,看着那一幢幢已经盖好的或正在施工的村民新楼房,闻着那一缕缕从各式各样饼印散发出来的木头清香,一个小小的带着吉祥、喜庆的饼印,不仅承载了传统文化的精华,承载了客家人艰苦奋斗的精粹,承载了海外华人华侨那永远不会消失的赤子之情,更承载了正在奔向小康的中国农民美好的期盼和幸福的新生活。